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简称骨穿,是为了抽取少量骨髓把疾病诊断清楚的一种检查。咱们人体全身骨骼绝大多数是「空心」的,这个「空心」的腔我们叫骨髓腔,其中充满了骨髓。一个人的骨髓平均有 2600 克,而一次骨髓穿刺抽取的量最多也就 10~20 毫升左右,可见微乎其微,加之骨髓是人体再生能力很强的组织,抽了以后会很快会长出来,所以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和损伤。
咱们人体血管里流动的血液中的血细胞,在我们成年以后基本上都是来自于骨髓,血细胞是在骨髓里生长发育成熟后就会「跑到」血管里,如果血液中的血细胞出了问题或是怀疑骨髓出了问题,就可以通过骨髓穿刺涂片来进行检查,帮助弄清楚疾病的诊断,从而更好地制定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案,或是通过骨穿来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穿刺的部位相对常见的有四个部位可供选择,分别是髂骨前上棘(胯部附近)、或髂骨后上棘(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或胸骨部位(前胸部正中)、或腰椎棘突(腰椎棘突突出的部位)。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需要麻醉,但只是在穿刺部位的局部给予麻醉,麻醉的作用是让穿刺针进行的过程中减少疼痛,整个穿刺过程中,患者意识都是清楚的,都能够感受到穿刺的整个过程。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并不需要过分的担心和顾虑。
如果病情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且不存在穿刺禁忌的情况下,医生会和患者本人或是患者的家属进行检查前的谈话,告诉检查的必要性及检查中、检查后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进行该项检查后,医生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快安排该项检查。
检查开始后,医生首先会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而协助患者采取一个合适体位(可参见之前的描述),将穿刺部位暴露出来,定好进针穿刺位位置后,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铺上一块无菌巾。
接下来是打麻醉,对穿刺点皮肤及皮肤以下的部位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会有疼痛的感觉,和平时打针的疼痛感差不多,麻醉完毕后医生会使用骨髓穿刺针进行穿刺,在后续穿刺检查的整个过程可能会有疼痛、酸胀等不适的感觉,患者需要尽可能配合检查,不要动,如果确实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忍受和坚持,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暂停操作。
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医生会把穿刺针里面的针芯拔出来,将注射器连接到穿刺针上,抽取少许骨髓,抽取骨髓的过程中患者会有酸胀的感觉。抽好骨髓后,医生会把穿刺针的针芯在装回穿刺针里,把注射器内的骨髓转移到玻璃片上,开始涂片。
如果是因为发热而进行骨髓穿刺时,还需要在骨髓液涂片后再抽取适量骨髓液用于培养。
随后拔出穿刺针,无菌纱布压迫伤口 1~2 分钟,如果凝血功能较差时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局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检查结束。
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检查结束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对日常生活不造成任何影响。
采用骼前上棘和胸骨穿刺时,病人取仰卧位,即平躺在床上,自然放松即可;
采用骼后上棘穿刺时,病人取侧卧位即可;
采用腰椎棘突穿刺时,病人可取坐位或侧卧位。
骼前上棘:该处骨面平坦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危险性极小,但是选择这个部位进行穿刺,需要患者本人平躺,面对进行操作检查的医生,并且可以直视整个操作过程,容易产生害怕和恐惧心理,如果对整个操作过程有害怕则可以告诉医生不要从这个部位进行穿刺。
骼后上棘:该处是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标志很清楚,操作也很方便,危险性极小,选择这个穿刺点穿刺,患者本人是背对着操作检查的医生,看不到整个操作的过程,可以避免由此产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这个穿刺部位常常是选择最多的部位。
胸骨:该处骨质较薄,且其后有大血管和心脏,穿刺有一定的危险,如不慎穿透胸骨会有发生意外的可能。但由于胸骨的骨髓液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时,就需要进行胸骨穿刺检查了。
腰椎棘突:该处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检查一般较少采用。
适应证
需做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的情况有:
各种原因所致血液中血细胞的异常,如红细胞减少或增多、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减少或增多;
怀疑存在有血液病,如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
怀疑恶性肿瘤骨转移;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
观察某些疾病的治疗疗效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培养等。
禁忌证
血友病病人禁止骨髓穿刺检查。因为血友病病人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后会引发出血和血肿的形成。
穿刺点处如果存在有皮肤破溃或是皮肤软组织感染需要避开此处,或选择其他的穿刺点进行穿刺。
注意事项
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前需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检查前不需要空腹,可以正常进食,与女性的月经时间没有关联。
一个熟练的医生操作骨穿的全部过程也不过几分钟,检查全过程中放松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很重要。
整个检查过程可能会有疼痛、酸胀等不适的感觉,需要患者尽可能配合检查,不要动,如果确实在检查过程中不能忍受和坚持,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暂停操作。
骨髓穿刺后医生将穿刺点用无菌纱布或敷贴覆盖后,患者家属应辅助压迫穿刺点 5~10 分钟,术后 3 日之内穿刺部位勿用水洗,以防止感染,72 小时后可取下敷贴。
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发现有渗血、渗液应及时通知穿刺医生,更换敷料。
并发症
骨髓穿刺是一个常规检查操作,会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来进行操作,一般是没有太大的危险的,不会引起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说,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不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和骨髓造血。熟练的大夫小几分钟就可以顺利地做完骨穿检查。
有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觉得疼痛,但大多数是无明显的痛苦,都可以承受,主要是在进行局部麻醉和抽吸骨髓的时候会有一过性的刺痛或酸痛,检查后穿刺部分也会在数日之内存在有可以忍受的疼痛感,如果疼痛不能忍受,可以告知医生适当使用止痛药物。
有少数的患者做完骨髓穿刺涂片后可能出现一些少有的并发症,比如:
穿刺部位局部出血、血肿、局部麻醉药过敏、发生药物毒性反应,这种情况多可自行恢复;
局部感染、败血症,可用碘伏等涂搽局部,每天 3~4 次,若伴有全身发热,则应与医生联系,根据病情适当使用抗生素;
出现发生率很低的操作失败,需要再次骨髓穿刺;
极少有的情况有穿刺针发生断针的可能,这时需要外科手术取出断针。
结果解读
检查报告拿到的时间需要根据当地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三个工作日之内可以拿到检查报告单。
一张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报告单,分为三大部分:
总而言之,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可以只关注结论性的语言,这些一般可以读懂,对于不易理解的专业性术语,可咨询相应专科医生。
一张骨穿报告结果常常还需要综合多个指标,有些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如血常规、病理检查、染色体检查来综合判断。加之疾病的病种多样,病情复杂,骨穿结果也会不尽相同,拿到结果后还是要尽快找医生来帮助判断具体情况。
第一部分是表格,主要显示了骨髓里各种细胞组成和各中细胞所占的百分比。骨髓中的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生产血小板的细胞)和少见的其他细胞。这些数据可能非血液专科大夫理解起来都会有一定的难度,患者及其家属看起来更会有难度,建议直接找医生帮您分析一下。
第二部分是图片,主要显示了一到两张比较典型的放大的骨髓图片,这个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理解起来也是很难的,建议直接找大夫帮您分析。
第三部分是文字描述,包括分析和意见。分析是对骨髓取材、涂片、染色给予评价,这很重要,取材不好会直接影响骨髓细胞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会对骨髓中的细胞组成和各自所占的百分比进行简单解读。意见就是给出结论,部分意见会直接给出疾病诊断,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但部分意见不给出明确的结论,需要医生进一步分析,比如骨髓增生活跃,请结合临床。